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从片名、情节到人物,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剧本评估报告全面升级!

2020-05-22 10:08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由饺子执导兼编剧。影片改编自中国广为流传的“哪吒闹海”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

本文将通过世界主流的“好莱坞经典戏剧结构”——三幕剧剧作法(悉德菲尔德),结合布莱克·斯奈德的节拍点理论,林恩·施密特的人物原型及英雄之旅理论;荣格的“四位一体”人物原型及相关编剧心理学理论,乔治·波尔蒂的三十六种戏剧情境理论以及斯坦利·D·威廉斯的故事的道德前提理论,对电影《哪吒》的剧作进行全面分析,借以剖析工业化编剧方法的规律与法则。阅读本文前请确保已看完以上电影作品






基本叙事元素分析

电影片名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广为流传的“哪吒闹海”的神话故事,而哪吒这一深入人心的古老形象,给人以反抗、不屈且悲剧的总体印象,因此片名能够准确的表达故事在视觉上及情感上的内容,并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关于“反抗压制”和“追求自我”的故事,正如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观众在观影前,即能了解影片的这种情绪,基调和风格。

《哪吒》取名方式与电影《小丑》一样,均采用人物名字做为电影的片名。《小丑》的英文名是“Joker”,“joker”指的是扑克牌里的丑角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鬼和小鬼。“丑角牌”扮演的就是一个亦正亦邪、非善非恶、不可捉摸的形象诠释和暗喻了剧中小丑角色的秉性,从而传达出影片整体的情绪,基调和风格。而小丑作为喜剧符号,传递出这是一部具有悲剧,悲情色彩的电影。

图源:《小丑》

特别说明,用主角的名字作为影片的片名,是电影的一种常见命名方式,这些人名或广为人知,例如《林肯》、《雨果》、《拳王阿里》,或本身富有主题象征意义、视觉类型传达或隐喻,例如《阿甘》,《哈利波特》,《洛奇》等等。使用人名作为电影片名的时候,请务必使其对于观众来说耳熟能详,或使人物具有典型明确的主题象征意义、视觉类型传达或隐喻。

道德前提


请确保电影具有明确且唯一的“道德前提”。准确判断或寻找一部电影的“道德前提”,可从多个叙事元素(模型)入手,不过通过对影片“B故事”的分析,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与“A故事”相统一的“道德前提”。

我们从电影的事件到人物动作分析,《哪吒》的主题方向可以理解为:“付出与陪伴”、“偏见与平等”、“抗争与服从”、“逃避和面对”。主题是多意的,但“道德前提”是唯一的,那么如何找到唯一准确的“道德前提”呢?我们需要把这些“道德前提”的词语代入电影情节当中去验证。

故事中本是灵珠转世的哪吒被申公豹故意调包变成魔丸转世,魔童哪吒从降生的那一刻就遭受人们的偏见。他没有朋友,被所有人都排斥,他也常常逃出李府,整蛊百姓,导致怨声载道,这是哪吒在第一幕的主要事件,他处在一个“偏见的世界”之中,但本性并不邪恶的哪吒却似乎不愿改变世人对他的看法,用“妖怪”的行为方式回应百姓的偏见,他不想得到大家的喜欢吗?当然不是,但在众人的偏见下,他没有面对问题的勇气,他将自己孤立起来,并用世人的偏见惩罚世人。


直到父母为他编织了一个灵童转世的善意谎言后,哪吒决定逃出山河社稷图,他想要通过斩妖除魔,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这是影片的情节点1,他被抛入一个被迫面对问题的世界之中,他决定救助他人,以摒除人们对他的偏见,平等的对待他。注意,此时的哪吒虽然建立了面对问题的需求和目标,但他并没有觉醒,因为他并不是在知道自己“悲剧的过往”,即自己是魔丸转世的前提下建立面对问题的需求,而是带着自己是灵丸转世的虚幻意念被迫进入必须面对的世界之中,这是男性英雄之旅的正确处理方法。第三幕中,在面对天劫咒的宿命时,哪吒退缩,不敢抗争,在敖丙的帮助下,哪吒最终觉醒,勇敢地面对不公的命运,不认命。

当然,一部影片的A/B故事都应该指向同一个“道德前提”,在影片的“B故事”中,哪吒遇到“情感线人物”小白龙敖丙,敖丙是龙族太子,龙族虽然为天庭镇压海底妖怪,但因为他们是妖兽出身,而受到天庭的“偏见”,有着相似经历的敖丙,也同样不敢面对自己“悲剧的过往”。第三幕“高潮”,哪吒与敖丙联手对抗自己不公的命运,消除了世人对自己的“偏见”,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影片在多个核心节拍点中都没有充分展现“逃避和面对”的“道德前提”,例如“一无所有”和“灵魂黑夜”等节拍点,是进行“道德前提”展示的最好契机;再如“B故事”中,无论是“海边踢毽子”还是“哪吒来到海边邀请敖丙参加生辰宴”等情节,都应该通过台词,动作强化“逃避和面对”的“道德前提”,而不应该仅仅展现两人外在的情感接近,这种接近缺少了相互吸引的心理动机和人物性格依据。

影片类型


影片分别与“被制度化”、“伙伴之情”两个类型契合度较高,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影片《哪吒》与以上类型的适配度以及设计成不同类型的修改方案。

类型适配:1.“被制度化”,该类型的基本议题是:做他们还是做自己?这个议题与电影《哪吒》想要表达的主题十分贴合。哪吒一直在对抗自己不公的命运,他是要深陷世人的偏见,承认自己是个魔童,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是魔是仙我说了算”,选择做自己呢?

符合该类型需要满足三个组成元素:(1)一个群体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组织等,这个群体有自身的准则或制度、道德规范和情感纽带。《哪吒》中陈塘关百姓构成的社会群体所固化的善恶评判标准,可成为这一群体机构的“制度”和“规范”,这一制度迫使“魔童”哪吒不得离开“李府”,人们认为魔童出来就必定伤人。(2)一个“选择”:哪吒想要消除陈塘关百姓对自己的偏见,打破人们世俗的善恶观。(3)一种“牺牲”;哪吒牺牲了自己的肉体,打破了自己的宿命,得到了陈塘关百姓的尊重,制度得以改变。

被制度化类型的人物分为:天生反叛者(白兰度型)、天真型公司人三类。影片中哪吒属于“天生反叛者”,他是魔丸转世,他天生就具有反叛的精神,他不服管教,离经叛道。

《哪吒》如果按照“被制度化”类型设计,首先需要调整第一幕,“被制度化”第一幕需要构建主角的“梦想”和“愿望”,然后构建一个“群体机构”,这个群体机构的“制度”,“规范”阻碍着主角“梦想”和“愿望”的达成。如果陈塘关百姓构成的社会群体所固化的善恶评判标准是“制度”的体现,并以不准哪吒离开“李府”,认为魔童出来就必定伤人作为表现形式,那么就需要构建一个哪吒必须要出去才能实现的“梦想”和“愿望”。那这一“梦想”和“愿望”是什么呢?其次,该类型情节点1处,应构建一个与制度相对抗的需求,即哪吒逃出山河图,离开李府,就是要证明自己可以斩妖除魔,造福苍生,如果这就是哪吒的“梦想”和“愿望”,就应该在第一幕着力塑造哪吒这一“梦想”和“愿望”形成的规定情境和心理动机,并在整个第二幕将冲突集中在哪吒与“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构建。


第三幕,影片中“哪吒通过拯救父母,拯救陈塘关”的情节,做到了对制度的改变,符合该类型要求,无需修改,电影《血战钢锯岭》的第三幕设计与之相似。

类型适配:2.“伙伴之情”,该类型的基本议题是:我的生活因你而改变。通常电影中,一个主人公会被一个关键时刻或事件所改变,但该类型的影片中,改变主人公生活的是一个人。虽然友谊之爱是许多这类题材电影的主题,但是这类影片真正关注的是“完整”。哪吒遇到敖丙,交到了人生第一个朋友。哪吒告诉了敖丙”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的真理,让敖丙放下了沉重的包袱,选择直面自己,哪吒在即将妥协命运的时候,敖丙让哪吒恢复了斗志——“我的生活因你而改变”!

符合该类型需要满足三个组成元素:(1)一个“不完整”的主人公:生活在世俗偏见中没有朋友的哪吒。(2)一个“伙伴”:平等对待哪吒并与他成为朋友的龙王三太子敖丙。(3)一个“复杂情况“:好友敖丙要活埋陈塘关,杀死哪吒的父母。

《哪吒》如果按照“伙伴之情”类型设计,最为关键的是要调整敖丙的出场。“伙伴之情”这种题材故事的本质可以归结为发生在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矛盾:两个人不知道他们已经找到了所需要的那个人。因此需要在剧本开始时将这两个人置于故事的两端,并且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冲突。所以敖丙的人物需要在第一幕“争辩”部分登场,并与哪吒拴链绑定。影片《疯狂动物城》便是一个标准的“伙伴之情”,在“争辩”部分因为“雪糕事件”塑造了狐狸的狡诈,并与兔子拴链。兔子情节点1的需求是需要在48小时内破获人口失踪案,而狐狸是唯一的目击证人。兔子通过“录音笔”与狐狸绑定。随后第二幕兔子、狐狸组成破案小队一起调查,第三幕二人通力合作,合力揪出幕后真凶羊副市长。其次,情节点1处,需要构建一个与敖丙一起完成的需求。第三,整个第二幕都要围绕着两人之间的相互接近与分离的游戏展开,两人逐渐了解彼此,并修复不完整的对方。第四、需要明确哪吒的“不完整性”是什么?

图源:《疯狂动物城》

影片第三幕一直围绕在哪吒与敖丙之间的矛盾展开,而”高潮“部分也是二人通力合作完成对抗,符合该类型要求,无需修改。

经过类型的精密校准,《哪吒》可以匹配以上两个类型的任何一种,但根据现有状况,主题倾向和修改难度,该片更适合“被制度化”的类型。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如果选择“被制度化”类型,应强化塑造陈塘关百姓作为“制度”对主角造成的伤害,虽然我们看到了哪吒被禁止离开李府、没有人跟哪吒做朋友、人们将其视为妖怪、哪吒第二幕的需求也是希望斩妖除魔,改变制度对其的看法,但是仍然需要在“坏蛋逼近”,“情节点2”,“高潮”等核心节拍点处,强化制度对哪吒造成的伤害。

应该将陈塘关活埋事件、天劫咒均与哪吒关联起来,并构成对百姓的致命威胁,使得百姓形成的“制度”对哪吒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如在哪吒生辰宴上,百姓迫使李靖处置魔丸哪吒,后百姓发现敖丙活埋陈塘关一事也由哪吒而起,百姓的愤怒威胁到了哪吒父母的安危,而后的天劫咒也应该与百姓的安危有关,而不应该仅仅只涉及到哪吒个人的宿命,这样哪吒在高潮处仅仅解决了个人危机,会大大减弱哪吒战胜“制度”,解救百姓,改变百姓对他的偏见的效果。

人物原型 & 四位一体


“人物原型”的确立是根据性格成熟之后的成年人规律进行总结的,哪吒作为一个三岁的小男孩,由于性格尚处于形成期,较难与任何一种男性人物原型相匹配。但通过全片分析,我们还是能够根据哪吒的一些行为动作和性格特征的发展趋势,找到与之较为匹配,但性格尚未完善的人物原型——“愚者”。


“愚者”的基本特征在哪吒身上的体现包括以下特点:

“愚者在乎自由,喜欢来去自如,偶尔会消失个数天或是数个星期。他总是在期待下一次冒险。新鲜的经验最吸引他”:剧中哪吒被禁止离开李府,便是作用在人物原型特征上的设定,这给喜欢自由的哪吒造成了巨大的困境,所以他总是喜欢偷逃出去玩,不愿意被束缚,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愚者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给周围的人带来多少痛苦。他应该替他身边的人想一想,尤其是他的家人。他还要学会照顾自己,承担一些责任”。这是“愚者”的发展性格弧线,而哪吒的性格成长恰恰与其匹配。哪吒一开始各种“毒舌”,不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他总是在搞破坏。在山河图修炼时,他救了一个人缺破坏了整条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而哪吒也不去考虑。父母顶住百姓压力保住哪吒,而哪吒也从未体谅过父母。最后,哪吒在得知父亲对自己的爱时,他懂得了责任,拯救了陈塘关百姓。

“愚者的缺点,如喜欢恶作剧、冲动鲁莽,不知节制,无法承担责任,轻狂,精力旺盛,永不止歇,新点子层出不穷,能把周围的⼈逼疯,谁也记不清他最近在做什么,因为他变化不断等”都匹配了剧中哪吒的性格。哪吒逃出李府,用恶作剧的方式整蛊百姓,在山河图修炼时,他恶作剧太乙真人,太乙被弄的叫苦不迭,哪吒不懂得节制自己的能力,总是冲动鲁莽。

但影片中也有一些设定与该原型相冲突,如愚者喜欢⼩孩子,因为他⾃己就是个孩子,因此,他在渔村救小孩符合人物性格特征,但是他整蛊小孩则与人物原型相矛盾,应将整蛊的一群小孩修改成为能给哪吒构成制度伤害的成年人。

影片的“情感线人物”是敖丙,“情感线人物”与主角的故事形成影片的“B故事”。B故事必须从另一个层面承载主题。敖丙虽然为灵珠转世,但它因为是龙族的身份,仍然受到世人和天界的偏见。


但敖丙的人物没有遵循原型进行设计,是一个性格特征单一,不明确,除了跟哪吒拥有相似的命运外,其他性格特征不明显的扁平化人物。

对手必须是能够在第一幕激发主角困境,第二幕持续对主角造成阻碍,第三幕与主角一对一对决,并最终整合主角的“缺点或缺失”的人或一段过往。纵观全片,哪吒的“对手”不是申公豹,更不是天劫咒,我们可以通过第三幕的“高潮”寻找“对手”,申公豹提前逃跑了,无法与主角形成一对一对决,所以可以排除,哪吒最后对抗的是“天劫咒”,那为什么“天劫咒”不是对手呢?因为“天劫咒”不是一个持续为主角提供障碍的来源,哪吒在“坏蛋逼近”之前,并不知道自己魔丸的身份,更加不知道自己三年后将遭受“天劫咒”的宿命。

哪吒真正的“对手”即为魔丸转世的这段悲剧过往,正是这段悲剧过往激发了哪吒的困境,使他从小被人视作妖怪,且失去自由,禁止离开李府,第二幕为他消除百姓对他的偏见持续提供障碍,即便他救人,也被人误认为是害人,最后哪吒对抗敖丙和天劫咒,拯救了陈塘关百姓,他通过整合这个非实体对手,改变了自己不敢面对自身命运的缺点,学会了不认命,当然最终也获得了百姓的尊重,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将自己“悲剧的过往”转变为了人生新的意义。

本片的智者为哪吒的父母,而非太乙真人。虽然太乙真人教授哪吒仙法和最后救下哪吒,但智者是要贯穿三幕,持续影响主角的人,太乙并未教给哪吒更多主题上的教导,更多承担着插科打诨的功能。反而母亲劝解哪吒不要因为别人的偏见让自己受委屈而自暴自弃,父亲为了让哪吒振作,骗他是灵丸转世,才激发哪吒降妖伏魔,勇敢面对人们的偏见。李靖夫妇知道哪吒时日不多后,再艰难都要举办生辰宴,并要还哪吒清白,最后哪吒也是在知道父亲用换命符来救自己的命后才得以觉醒。李靖夫妇始终带着爱感召哪吒,引导他勇敢面对自己的身份,并促使哪吒走向最后的改变。


但影片的“智者”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智者在电影中常常是一个人,哪吒的父母分散了“智者”的功能,也使得父亲和母亲的人物性格和功能过于单薄和趋同,父母的人物性格难以区分,变成了符号化和脸谱化的人物,且没有始终沿着引导主角勇敢面对的道德前提进行台词及动作进行设计,但“智者”的功能基本完成。

哪吒是三岁孩童,所以他虽然没有“爱的兴趣”,但“四位一体”依然完整。

英雄之旅


《哪吒》的英雄之旅属于“男性英雄之旅”的上升通道。我们不要因为哪吒是一个三岁儿童,就把他判定为“儿童英雄之旅”,“儿童英雄之旅”的主要特征,是要在第二幕与父母分离,踏上“孤儿英雄之旅”。而哪吒却不是这样的,第二幕哪吒并未与父母分离,中点之后的主要事件是父母为哪吒庆生。

《哪吒》属于“男性英雄之旅”。“男性英雄之旅”会面临三种“社会期望”,哪吒不属于“养家糊口”和“保护弱小”的社会期望,身为“官二代”的哪吒没有赚钱养家的需求,当然他也并没有想要保护他人,虽然“情节点1”处,哪吒建立了降妖除魔的目标,也看到了哪吒救出女童,但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为了解除世人对他的偏见,因此他的社会期望为“好好表现”:这一社会期望更多的涉及追求名誉,社会地位,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哪吒身为“官二代”,却被人视为魔童,他的社会名望与地位遭受严重影响,他为此被禁止离开李府,他要改变世人对他的偏见。最后哪吒在第三幕觉醒,他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放下了对陈塘关百姓的成见并拯救他们。哪吒舍去自己生命,是人物“放下权力”的表现。最终,哪吒得到了陈塘关百姓的尊重。

在“英雄之旅”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点处,此处作为“男性英雄之旅”的哪吒,应该构建拒绝觉醒的“英雄之旅”特征,但中点处,哪吒因救女童被误解后带回家中,仅仅因为母亲欺骗哪吒摆生辰宴一事,哪吒就又变得喜出望外,缺少了对哪吒拒绝觉醒的展现和内心刻画。

36种戏剧情境


《哪吒》的“戏剧情境”属于“飞来横祸”,此情境需要满足以下要素:1.不幸者:哪吒因魔丸转世,世人对他存在偏见,三年后,他将遭受天劫咒的宿命。2.主使者或灾厄(制约者):具有野心的申公豹导致了这一厄运降临在哪吒身上,并且他还酝酿着一个牺牲哪吒,借助龙族达到自己列入仙班的阴谋。

该情境的故事,都是关于无辜的不幸者被意外的灾厄或深思熟虑且蓄谋已久的主使所伤,无辜者成为野心阴谋的受害者。哪吒正是这样一个受害者,他渴望摆脱因魔丸转世造成的世人对他“妖怪”的偏见,也渴望躲避三年后的天劫咒,和父母在一起幸福的生活。

无辜者在故事中时常出现,不幸带来的希望破灭,可以将我们(观众)从开拓道路或被解救中发现的美好信念送入绝望的深渊,但最后如若我们战胜了“不幸”,又能给观众以希望和激励,因为我们也未尝不是“不幸者”中的一员。

这是一个关于哪吒要解除自身厄运,不妥协命运的故事,而影片的规定情境由此得以建立,即:本应灵童转世的哪吒,却因申公豹的阴谋,成为魔童,他要解除厄运带来的不公和三年后将遭受天劫咒的宿命。

认同危机阶段


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呈现了不同的与必须解决的“规范冲突”。“认同危机”是一个人自我经历重大改变和转移的一个阶段。它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规范冲突”作为核心,而每一次认同危机的解决,对于个体的认同都会产生一次重要的影响。个体被认同危机激发,变得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力量。

《哪吒》的认同危机阶段属于“自主 VS 怀疑与羞耻”,该阶段表现了共通性的对于获取自治权的奋斗(反叛性/不顺从)。“反叛英雄”通常属于这一阶段,而哪吒便是为获取自治权而奋斗的“反叛英雄”。他因魔丸降世,被世人不分原由的视为“妖怪”,他还被下了天劫咒,注定三年后被摧毁,哪吒没有别的出路,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他“不顺从”,最后改天换命。

根据这一认同危机阶段的要求,人物面对的挑战是要克服对自己的“卑贱”地位感到“羞耻”,以及对未来能否摆脱这种处境的怀疑。哪吒虽然天生神力,但却无法抵御社会的眼光,无法摆脱世俗的偏见,这即为哪吒的弱小和卑贱地位。同时哪吒也不知道自己有无可能摆脱这样的命运。最后人物需要借着正义之师对抗权威,以一种常人无法做到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自治权。哪吒与敖丙携手,以一种常人无法做到的方式,对抗天劫咒和世人的偏见,用以展现他们对不公命运的反抗,以此表达他们的自治权,最终他们成功了。这种英雄反抗“暴政”象征了共通性的人类对自由和自治的需求。


处于此阶段的人物面对的世界,是所有文明人的自主权,都被社会责任,法律,规范,税制,政府机构等所有社会的规范措施所限制,并且他们还阻挠着我们天生想要自由的本能。陈塘关的百姓便是这种固化的在社会的规范措施下形成的善恶观的象征,他们束缚了哪吒的自由,哪吒需要通过自己的反叛来证明,被他们视为“妖怪”的人,是最终值得尊重的拯救他们的善良的人。哪吒最后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说了算”,则表达了哪吒对自己的自由和生命自治权的态度。

自我防卫机制


在角色性格中添加防卫机制,将为他们的性格增加心理深度。当主人公说出一些有口无心的话,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事,并且行为方式是违反当时直觉对情况作出的反应时,他们就变得比较复杂。

影片《哪吒》的“自我防卫机制”属于“孤立—悲剧的过往”,处在孤立中的角色多半是从自己被压抑的问题里逃出来的,而且常是在躲避一个悲剧的,过往的记忆。因为哪吒是魔童转世,所以陈塘关的百姓对他充满成见并孤立他,没有任何人愿意与哪吒做朋友,“魔丸降生”成为了哪吒的悲剧过往,这也使得哪吒性格乖张、古怪。他一直被世人的成见所压抑,无法摆脱。


处于“孤立”当中的角色,目标就是要从孤立中走出来,重新与社会结合。为了达成目标,角色必须以很明确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冲突,而不是以逃避问题或远离负面感觉来处理它们。当哪吒的父母联合太乙真人,给了哪吒一个他是灵珠转世的善意谎言后,哪吒决定成为一个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人,让陈塘关百姓对他刮目相看,他终于能够以明确的方式来对待自身的冲突。最后哪吒拯救了陈塘关,化解了百姓对他的成见,也使他明白了只有勇敢的面对压抑的问题,才能使自己从孤立中走出来,重新与社会结合。

节拍点评估分析

第一幕 建置

1、开场画面


规则:1.戏剧前提是什么: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告诉观众世界是什么样的;2.设定基调,情绪,风格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哪吒》的“开场画面”用时5分钟,塑造了“灵珠和魔丸炼化”的“规定情境”和“戏剧前提”。在“开场画面”中,主角可以登场也可以不登场,这取决于故事的“戏剧前提”。也就是说,开场画面必须展示你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如果主角在此登场,即说明你想表达的“戏剧前提”可以通过主角直接表达其内核及外延。


比如电影《触不可及》,“开场画面”即表明了这是一个关于黑人和白人的友谊的故事,主角此时登场,才能完全承担主题的准确表达;如果在“开场画面”中主角不登场,则说明你的主角不能完全承担影片的“戏剧前提”或创作者的表达并不作用在主角身上,角色只是作为隐喻折射一个更为宏大的“道德前提”范围,如影片《泰坦尼克号》,创作者想要表达“船”的故事还是女孩“萝丝”的爱情故事呢?显然“萝丝”的爱情并不能完全满足创作者的表达诉求,“萝丝”的爱情仅仅是对这艘船的表达的隐喻,我们观看的是一个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两种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取决于创作者对“戏剧前提”的决定。

图源:《触不可及》

同为用众人皆知的耳熟能详的人物构建的故事,以DC蝙蝠侠最知名的对手为主角创作的影片《小丑》,其“开场画面”则采用了主角直接登场的方式:亚瑟一个人独自在昏暗的房间镜子前化小丑妆容,他将自己的嘴巴往上与往下拉扯,挣扎地做出笑容与愁容两种表情,随后亚瑟的广告牌被几个年轻混混抢走并受到无端殴打,影片压抑、矛盾、绝望、暴力的情绪、风格和基调得以建立。如果我们的“戏剧前提”是想要表达一个关于“城市犯罪”的故事或者是人们在阶级矛盾的对立中艰难生活的故事,那么主角亚瑟既可以登场,也可以不登场,但这样的“戏剧前提”显然不够具体,而影片《小丑》则构建了一个具体且视觉化的“戏剧前提”:这是关于一个“小丑”在喜剧和悲剧生活中挣扎的故事,这一具体的“戏剧前提”则必须通过构建小丑亚瑟这一人物,才能准确表达。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主角在“开场画面”是否登场,取决于影片具体且视觉化的“戏剧前提”。

回到电影《哪吒》,影片的“开场画面”中,主角哪吒并未像影片《小丑》一样,让主角直接登场,而是选择先构建“规定情境”,这是符合影片神话故事的特点的,因为这是一类远离观众“视听感知经验”背景下的故事,观众首先需要了解故事的世界观,这种处理方式也同时意味着应该传达给观众一个关于宏大的世界观之下的具体且视觉化的“戏剧前提”。通过影片的“开场画面”,观众能够清楚了解,这是一个关于摧毁“魔丸”的故事。“魔丸”是什么?是吸取天地灵气,善恶不分之物,其“戏剧前提”的表达范围则应该围绕“善恶”进行设计,且哪吒的命运和遭遇应该能准确隐喻这一“戏剧前提”。事实上,影片中的哪吒的确受到了善恶不公的对待,是善是恶不应由外界评判,而应该自己面对和争取,影片达到了这一要求,与“不认命”的主题范畴也完美吻合。另外,影片从太乙真人的搞笑出场到被混元珠狂揍,设定了影片喜剧的风格和基调,同时,通过申公豹的失落,也展现出影片不甘、不公,抗争等情绪。

《哪吒》的开场画面,较好的构建了视觉化的“戏剧前提”和准确的情绪风格和基调。

2、主题呈现


规则:在结构扎实的剧本中,前5分钟里就会有人(配角)提出问题或做出陈述(通常针对主角),而这些正是主角缺乏的。那个人(配角)跟人生自然的,本能的,原始的一面有较多联系,他会与影片中的主人公交谈(这个人物会说“骄傲会导致挫折”,“家庭比金钱更重要”之类的话),主人公并不知道谈话内容对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延续极为关键,而这个问题或陈述就是影片的主题。编剧将在这个位置第一次有机会提出问题或做陈述,暗示电影主题。该节拍点包含在“铺垫”节拍点之中,但由于其独特的作用被单独列出,用以进行剧作技术分析。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影片中此处由于哪吒刚刚降世,无法做到跟人生自然的,本能的,原始的一面有较多联系的人进行交谈,因此此处失去了一个提及和展示影片“道德前提”的机会。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通过太乙真人和父母的交流,或与陈塘关百姓的对话,暗示电影主题,哪吒在一旁似懂非懂。

3.铺垫


规则:1—3.介绍你的主角是谁,并紧紧围绕着主角的三维立体生活展开,即建立主角3P生活——职业生活(工作),个人生活(家庭及朋友)及私生活(独处)。该节拍点由介绍主角3P生活的三个事件构成,3P事件中还应建立和满足以下功能:4.通过呈现一小段主人公日常生活,展现一个身处困境的主角,不能出现“三无”主角,即:无缺点或缺失、无困境、无欲望,必须向观众显示什么是英雄缺少的东西,即主角的缺点或缺失是什么;5.建立主角的短期目标;6.揭示主角不公平伤害和潜在危险,首次展现过往创伤给主人公的痛楚;7.戏剧情境是什么,即围绕故事(世界)的戏剧性的状况是怎样的;8.故事的引发事件出现,设定故事的赏金,赌注和故事目标;9.我们也要给观众“喜欢”主角的理由。人物不一定非要可爱,但要将人物置于冲突中,人物的动作要充满特点,可信。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影片虽然没有“铺垫”这一节拍点,但编剧将“铺垫”的节拍点功能分别放置到了“开场画面”,“催化剂”和“争辩”三个节拍点之中,基本保证了铺垫的功能效果不丢失。编剧将“引发事件””的功能合并至“开场画面”之中,元始天尊收复混元珠,并让太乙真人送灵珠下凡,作为“引发事件”成为整个故事的起因,使得故事得以运转,而大多数“铺垫”的功能则被放置在“催化剂”和“争辩”两个节拍点中进行构建。(详见相应节拍点的阐述)

对标影片《无法触碰》分析

《无法触碰》同样没有“铺垫”这一节拍点。看似打破基本规则的处理 ,实则是编剧对于结构精妙的掌握而做出的艺术性选择,是对编剧原理的遵循。编剧在没有失去任何一个节拍点功能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原理,将应该在此处完成的部分功能提前至“开场画面”进行塑造,并通过极其精炼的艺术处理手段使其与影片的基调,情绪,风格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超长的“开场画面”,长达7分钟。

但在7分钟之后,按照常规,编剧依然有时间在“铺垫”这一节拍点对主角“3p”进行塑造,可是却将其移至“催化剂”和“争辩”部分完成。编剧为什么要抛弃“铺垫”,直接进行“催化剂”的设计呢?作为一部传记影片,极易因人物的常规塑造,使影片变得平淡无趣。与按照常规铺垫进行剧情设计相比,催化剂可以快速激发故事。影片编剧并不甘心仅仅将故事讲述出来,而是极力寻找一种在不丢失人物的前提下,更快吸引观众的方式,减少缓慢铺垫带来的情节乏味的危险(特别是传记类电影)。当然,不是每部电影都可以将主角的3P塑造与“争辩”节拍点完美融合的,这部影片做到了既能更快的进入故事,吸引观众,又保证了人物塑造的完整性。

图源:《无法触碰》

影片《哪吒》与《无法触碰》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法触碰》构建了一个超长的“开场画面”,随后直接进入催化剂,而《哪吒》构建了一个正常的“开场画面”,但却设计了一个超长的“催化剂”,同样省去了“铺垫”,但两部影片都能够将“铺垫”这一节拍点的功能,通过与前后节拍点合并的方式予以保留,做到了功能完整,节奏明快。

4、催化剂


规则:1.影片中出现的第一次“剧烈打击”。催化时刻,粉碎主人公原来平静的世界,打破主人公所有生活的平衡;2.“新机会”被揭示,这个新机会有一个清晰,可定义的目的,而主角要实现这个目的。暗示主角某个内在问题,使用他这个原型的一些缺点——诸如贪婪,嫉妒之类,但主角不会马上改变。节奏加快,陷阱就位。催化剂一般情况下是一件事情(也可能是两件事),其设置既可以使人物向好也可以使人物向坏;3.人物激发出一个自觉的欲望和一个不自觉的欲望,两者应该相互矛盾;4—5.催化剂在观众大脑中提出了戏剧性的大问题并在观众大脑中投射出必备场景的影像。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开场画面”之后,影片构建了“太乙真人送灵珠下凡,但申公豹将灵珠换成魔丸,使得本应成为降妖除魔的灵童哪吒变成了为祸人间的魔童”,这一事件彻底击碎了哪吒所有的生活平衡。影片在“开场画面”后直接构建了这一“催化剂”事件。这种方式符合“催化剂”——开场催化的特征和要求,是一种常规的“催化剂”构建技巧之一,并采用了“由一个力量足以颠覆主角的人导致”的“催化剂”设计方式进行设置。


哪吒出世后便魔性大发,太乙真人欲将其除掉,被哪吒的母亲拼死护下,而陈塘关百姓也视哪吒为妖孽,请求李靖为民除害。哪吒从一出生就饱受成见与偏见,由此激发出两个欲望,一个“自觉的欲望”:消除人们对自己的偏见;一个“不自觉的欲望”:不再逃避,勇敢的面对自己不公的命运。陈塘关百姓的“偏见”激起了哪吒恢复平衡的愿望。由此,哪吒的“新机会”被揭示,他想要改变自己魔童的宿命,想要大家平等的对待他,就需要勇敢的面对。他能否走出这段“悲剧的过往”?这也成为了观众大脑中的戏剧性的大问题。同时,被禁止离开李府的哪吒,在观众大脑中也投射出影片后续情节的必备场景的影像:哪吒如何逃离李府?三年后的哪吒又如何对抗天劫咒呢?显然,影片做到了这一点,影片的第二幕紧紧围绕着哪吒想要逃离李府的情节展开,而影片的高潮则即为哪吒对抗“天劫咒”的宿命。这些必备影像只有成为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方向,才符合观众的观影预期,与观众形成共情。

“开场催化”是指将“催化剂”前置到影片的前10分钟,提早进行事件激化的方法,这一方法虽然是“催化剂”的常规方式之一,但因为其是以牺牲人物塑造为代价的,所以大多数影片并不会选择这种催化方式,毕竟人物才是故事的核心。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即人物塑造不构成观众理解的障碍时使用,才较为有效,例如电影《谍影重重》,影片中的主人公需求就是寻找自己的身份,找出“我是谁?”这种将人物3P设计为悬念和戏剧性需求,不能提前揭示的情况,采用“开场催化”就显得更加的快速有效,能更好的构建悬念和加快节奏。再如影片《哪吒》,哪吒这个源自中国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中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无人不知,因此,影片编剧采用开场催化的方式是较为准确的选择,可以有效的提升节奏。

影片的“催化剂”还合并了“铺垫”这一节拍点的部分功能,催化剂的“魔童降生”事件首先完成了对哪吒“家庭生活”的塑造,我们了解了哪吒的父亲是陈塘关的总兵,哪吒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的父母对他十分疼爱;其次构建了哪吒出生即为魔丸的“悲剧的过往”,这即为哪吒的缺失和困境,该情节首次展现过往创伤给哪吒的痛楚,是哪吒的“不公平伤害”,同时也为哪吒带来了“天劫咒”的潜在危险。另外,故事的赏金,赌注和故事目标得以建立,即哪吒是否能改变世人对他的偏见,无辜的宿命也成为了观众同情哪吒的原因,这即为观众“喜欢”主角的理由。虽然影片省略了“铺垫”这一节拍点,但这些“铺垫”部分的功能要求,均能通过“魔童降生”这一“催化剂”事件得以合并和构建。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1.作为“一次催化”的催化剂,应该构建为一个时间连贯统一的事件,避免情节的碎片化和叙事的分散,因此太乙真人下凡送灵珠,在庙中偶遇李靖夫妇后,不应采用时间压缩的的叙事方式,如果此时,李靖夫人在庙中独自疼痛难忍,随即即将临盆,看似区别甚微,但却能更好的连接时空,从叙事角度则能保证事件的完整性。

2.影片“催化剂”结束时为15分钟,除去片头字幕,超时2分钟,应尽量缩减以保证更好的观影节奏。

5.争辩


规则:1.新人物和关系发展,拴链“四位一体”的功能性人物及重要配角——对手,导师,爱恋对象或伙伴出现(若之前未出现)。所有主要的配角在这一阶段都应该登场,不管主角有没有遇到他们。2—3.揭示“渴望”——主人公对他要走上的道路产生怀疑,做出一件承认挑战和一件否认挑战的事情。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影片在这一节拍点,需要完成两个主要任务:第一就是塑造和拴链“四位一体的功能性人物及重要配角”,其次就是构建角色“争辩”的情节,即设计一件主角“否认挑战”和一件“承认挑战”的事件。

申公豹将灵珠献给龙王,敖丙出世,李靖前往仙界,母亲陪哪吒玩毽子,但玩到一半,为了除魔而离开,这些情节均为拴链“四位一体人物及重要配角”的功能性情节,通过灵珠和魔丸拴链了哪吒与敖丙,通过父母对儿子的爱,进一步拴链父母与哪吒的关系,通过太乙真人的自责和愧疚,拴链了太乙与哪吒的关系,编剧较为完整的拴链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随后需要构建哪吒“承认挑战”和“否认挑战”的“争辩”情节,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清楚哪吒的“挑战”是什么?其挑战即消除世人对他的偏见,证明自己不是魔童。由此,我们首先看到了哪吒“否认挑战”的情节设计:即哪吒趁母亲离开,逃出结界,报复对他有成见的百姓。这是一件哪吒破罐子破摔,拒绝“消除世人偏见”这一挑战的情节设计,既然大家认为我是魔童,我就坏给你们看,他拒绝挑战的行为对该功能进行了准确的展现。但这一功能性情节存在拖沓冗长以及功能重复等问题。


随后太乙真人带哪吒进入山河图修炼,欲收哪吒为徒,让其成为一个斩妖除魔的正义之士,而哪吒却不想学并捉弄太乙。李靖夫妇来到山河图,骗哪吒说他其实是灵珠转世,要他善待百姓,斩妖除魔。这即为哪吒“承认挑战”的事件。一个谎言,使得哪吒认为自己是灵珠转世,并决定学习仙术,斩妖除魔,接受“消除世人偏见”这一挑战。影片中这一功能性情节也未缺失,但同样存在着拖沓冗长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功能性情节不完整等问题。


另外,编剧将省略的“铺垫”这一节拍点中,对主角“个人生活”的塑造和“短期目标”等功能挪至“争辩”部分完成,我们在此处看到了哪吒因为被结界所困,无法离开李府而构建的短期目标——获得自由;其没有朋友,孤独的“个人生活”和独处时的“私生活”也在此得以展现,至此,哪吒的人物3P构建完成,铺垫所有的功能均建立完毕,无一缺失。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应对该节拍点中“承认挑战”和“否认挑战”的情节进行修改,这两个情节从时间来看严重超长,共耗时19分钟。由于设计了大量功能重复的画面和情节渲染,严重影响整部影片的叙事节奏。

1.在“否认挑战”的情节中,哪吒逃出李府后,整蛊百姓的情节冗长且重复,集镇整蛊和整蛊小镇孩子是两个功能性重复的情节设计,可删除其一,或缩减其一,完整保留另一个,不应设计成两个分量相当的情节并进行无节制的渲染。

2.在“承认挑战”的情节设计中,编剧花费过多时间在山河图中整蛊太乙,导演仿佛也陷入山河图的奇幻美景中不能自拔,不断渲染展示着功能性单一的情节内容。应缩减山河图中整蛊太乙的场面和细节,快速衔接李靖夫妇来到山河图,骗哪吒说他其实是灵珠转世,要他善待百姓,斩妖除魔的情节。注意,该情节至此,还没有构成“承认挑战”的功能,因此,不能立刻结束,转到两年后的字幕,而应该在哪吒信以为真之后,立刻展示哪吒决定修炼仙法,并练习的动作和事件,因为这些行动才是真正展现哪吒接受“消除世人偏见”这一挑战的情节,因此,编剧在该功能点情节设计时,造成了功能性情节不完整以及重点偏移等问题。

6、情节点1


规则:主角被迫接受了“新机会”。主角经历的事件使他不得不确定一个目标,影片的主题世界扔到脑后,准备进入到第二幕中颠倒的“反主题”世界。(主角不能被引诱,欺骗,漂移到第二幕。英雄必须自己做决定。英雄无论如何,积极主动。)此处主角也可以不建立需求,但依然要被抛入颠倒的“反主题”世界,需求则需在中点处建立。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影片的“情节点1”即哪吒相信自己是灵童转世,他想要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于是逃出山河图,证明自己可以斩妖除魔,造福苍生。这是一个并不清晰具体的需求,虽然观众已经了解哪吒想要降妖除魔,但却难以衡量哪吒达成什么目标,就代表他完成了降妖除魔的需求,这是国产电影常见问题之一,需求的建立看似明确但却宽泛,难以建立具体的戏剧性需求。

例如电影《海王》,其情节点1的戏剧性需求不能设计为——拯救海洋,因为这个需求宽泛且难以衡量,必须要将其设置成“寻找三叉戟”,海王只要找到三叉戟,就能拯救海洋,这个需求就变的具体且易于观众衡量了。

图源:《海王》

再如电影《末路狂花》,其戏剧性需求不能是——逃离追捕,因为观众在观看时,难以理解主人公怎么样就成功逃离了,怎么样就失败了,因此需求必须设计为——逃往墨西哥,这样,需求就变得具体和可衡量了。

图源:《末路狂花》

因此,电影《哪吒》需要找到一个具体的目标来帮助观众衡量,哪吒完成这个具体的需求,就代表着他能够造福苍生,改变世人对他的偏见,斩妖除魔不能作为需求构建。

另外,该需求还必须具备“戏剧性”,即哪吒如果完成该需求会达成所愿,如果没有完成该需求,会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样才能迫使主角构成一个“不得不”的戏剧性需求。《哪吒》显然也未处理好该需求的戏剧性问题,哪吒如果留在山河图里,不去降妖除魔,并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他完成了降妖除魔,也并不能解除天劫咒的宿命,因此影片在此处的需求建立不具体,且戏剧性缺失。


再看一下,这个需求是否能将故事和人物带入颠倒的世界呢?哪吒第一幕始终处在一个偏见的世界之中,世人皆认为他是魔丸,哪吒索性也用魔丸的身份整蛊世人,但他的内心渴望人们的理解,却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世人的偏见,这即为哪吒的“世界”,情节点1处,他想要消除人们对自己的偏见,建立了斩妖除魔,造福苍生的需求,这一需求使得哪吒在第二幕帮助世人,但依然遭受世人的偏见,尽管如此,哪吒却用帮助世人的行动开始勇敢面对世人对他的偏见,而不是像第一幕一样,继续整蛊世人,从逃避到面对,这即为哪吒的“两难”,是一个能够将哪吒抛入“颠倒世界”的需求设计方向。如果没有颠倒世界的意识,一些编剧有可能会将需求设计为哪吒要找到破除天劫咒的方法,这是一个糟糕的需求设计方向,因为这一需求无法将人物抛入颠倒的世界,不能构成故事的叙事结构。显然,《哪吒》的编剧还是准确的设计了一个能将主角抛入“颠倒世界”的“两难”需求,第二幕人物的困境就变得明确且能够深入角色内心。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1.为哪吒降妖除魔的需求设计一个具体且唯一的目标,并强化需求的戏剧性。

2.《哪吒》去除片头片尾,总时长为103分钟,通过“四分之一”原则,第一幕结束的理论时间应该在25分钟左右,然而影片第一幕结束的时间是44分钟,严重超出整整18分钟,导致第一幕建置情节拖沓,影响了影片节奏,使得故事迟迟不能真正的开启,主要问题出现在“争辩”这一节拍点,应根据剧本医生的修改意见进行调整和节奏控制,才能保证观众获得最佳观影节奏和效果。

第二幕 对抗

7、B故事


规则:B故事同样是承载电影主题的故事,必须是主角与情感线人物独处的故事。该节拍点包含在“游戏时间”节拍点之中,但由于其独特的作用被单独列出,用以进行剧作技术分析。

B故事起点跟助推火箭一样,有助于使原本非常显眼的A故事衔接幕更加平滑,仔细想想。你已设置了A故事,并使其发展开来,现在我们要突然跳到第二幕进入全新的世界,B故事说:“足够了,现在来谈谈别的事情吧!”这就是为什么切换镜头通常与A故事相符的原因…但两者范围是不同的。

B故事给了我们喘口气的时间,你必须有B故事,B故事不仅提供了情感故事及公开展示电影主题的地方,而且给了编剧至关重要的A故事的“切换镜头”。在这里,主人公绞尽脑汁寻觅良策,独立应对或与他人合作,而往往主人公会在此阶段与这个”帮助”到主角学到人生经验的爱人、精神导师或者一个团体共同应对接下来的困境。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该节拍点是“喘息时刻”,起到调整影片节奏的作用,也是公开展示电影主题的地方。敖丙较为适合作为影片的B故事人物在此处登场,但此刻敖丙尚未出现。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在此处让敖丙登场,设计哪吒与敖丙独处的B故事情节。即哪吒逃出山河图后,先遇到敖丙,再帮助村庄打妖怪,并和敖丙一起救女童。

8、游戏时间


规则:新人物出场,大场面和激动人心的时刻,推高紧张度和提升节奏,故事力量的行动迸发或情感强烈的时刻出现,主角开始朝着新的目的作出努力——通过他旧有的道德方式(道德缺陷)。1—2.出现“B故事+展示对手力量(作用在A故事上)”的情节设计;3.主角遇到第一个大障碍,并且跨过去。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游戏时间”主要用来展示主角如何沿着需求展开行动。影片该段落先构建了一个哪吒渔村打妖怪,并与敖丙联手救下女童的“展示对手力量”的功能性情节,“打怪兽”这一大场面和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现,推高了影片的紧张度和提升节奏,哪吒开始朝着新的目的作出努力,他希望通过降妖除魔,改变人们对他的偏见,但在该处,主角依然通过旧有的道德方式(道德缺陷)展开行动,于是我们看到哪吒在打怪兽的过程中,行事鲁莽,对村庄造成了破坏。


在这个与“对手代理人”的对抗段落中,哪吒除了要对抗妖怪这个“对手代理人”外,也同时因为行事的鲁莽,需要对抗误解的村民对他的仇恨,他们同样也是“对手代理人”。哪吒一心想要降妖除魔,消除人们对他的偏见,但却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误解,这便是人物的“两难”困境,随后哪吒和敖丙在海边踢毽子谈心,他们成为了朋友,敖丙送给哪吒一个海螺,并表示愿意千里赶来陪他踢毽子,情感强烈的时刻出现,这是“游戏时间”的“B故事”情节。


影片随后设计了一个哪吒被村民误会,以及敖丙回到龙宫,知道了哪吒就是魔丸,是自己必须对抗的对手,这也是一个“展示对手力量”的情节,影片此处缺少了跨越大障碍的情节设计。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1.由于第一幕过长,应该压缩“游戏时间”的长度,以确保“中点”回到正确的时间节奏上来,因此,“游戏时间”适合只设计一组“B故事+展示对手力量”情节,即“渔村捉妖”+“海边踢毽子”,缩短“渔村捉妖”的时长,确保在保留大场面和“激动人心时刻”的前提下提升节奏。

2.将“海边踢毽子”的“B故事”情节进行功能合并,同时作为哪吒“跨越大障碍”的事件。哪吒的障碍,是被人误解,遭受偏见,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所以也没有朋友,而敖丙信任哪吒,成为他的朋友,则表明哪吒成功的跨越了大障碍,剧作功能在不增加情节的情况下,得以合并融合。

3.将“敖丙回到龙宫,知道了哪吒就是魔丸,是自己必须对抗的对手”这一情节移至中点之后,与敖丙获得万龙甲的情节进行合并。这样,村民在海边误会哪吒的情节就可以和哪吒被带回李府,母亲骗其十天后生辰宴,所有百姓都会为其庆生的情节合并为中点的A故事,叙事节奏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9、中点


规则:一部电影的分水岭,A/B故事交织。1.A故事中,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障碍突然出现,主人公受挫、倍受打击,行动迸发中的能量,让事件骤然激烈,倒计时出现,主人公开始面临压力;2.B故事中,电影重新回到主题。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如果根据“游戏时间”的剧本医生修改意见进行调整,那么中点的A故事即为:村民们赶到海边,认为是哪吒绑走女娃,哪吒好心救人却被村民误会是元凶,主人公受挫、备受打击。哪吒想要为自己辩解,却被太乙真人用混天绫制服带回李府,母亲骗哪吒,说老百姓十日后要为其庆生。

编剧此处构建为哪吒庆生的情节,能够起到让事件“骤然激烈”的效果,因为三年期到,哪吒即将面临“天劫咒”的宿命,倒计时出现,这是一个正确的中点“A故事”情节设计方向,但是困境并没有完全作用在主角身上,反而是父母因为倒计时来临而紧张,并主动展开行动,哪吒则高兴的准备庆生,哪吒并没有面临压力,也显得被动。


随后哪吒来到海边,邀请敖丙参加自己的生辰宴,这的确是一个与“B故事”人物独处的情节,但缺少了在主题上的展示。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1.强化主角的困境和主动性,确保主角对将要面临的“天劫咒”宿命产生压力,并展开主动的行为:可将申公豹告知哪吒真相这一情节,前移至中点“B故事”处,哪吒在海边邀请敖丙参加自己的生辰宴后,敖丙离去,此时申公豹出现,告知哪吒真相,就能达到中点处“骤然激烈”的效果,倒计时出现,主人公才能主动面临压力,而非像现在一样,主人公蒙在鼓里,傻傻的高兴,使得主角过于被动。

2.构建“B故事”重回主题的动作细节和台词设计;

10、坏蛋逼近


规则:主人公接近“虎穴”或权力中心,冲突愈发激烈,风险和紧迫性都猛烈飙升,内部外部邪恶逐渐收紧。1.面临外部真正的坏家伙开始捣乱;2.内部团队也可能出现问题,主角面临队伍瓦解。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坏蛋逼近”节拍点既可以是坏蛋主动靠近主角,也可以是主角主动靠近坏蛋。并且主角面临着外部压力逼近以及内部团队“瓦解”双重压力(冲突升级)。


外部敌人主动靠近主角的事件为:敖丙于龙宫获得万龙甲,随申公豹前往生辰宴实施计划以及在申公豹的揭露下,哪吒知道真相等情节;


随后在生辰宴上,哪吒揭开真相,与父亲大吵一架后,念动申公豹教他的咒语,摆脱乾坤圈,变身魔丸,这个与父亲决裂的情节即为主角的内部团队瓦解。

11、一无所有


规则:主人公计划破碎,陷入最黑暗期,死亡的气息,旧世界消亡——人为的失败和我们发现死亡气息的时刻,有人可能在这里死亡,带给主人公整个故事中最大反转,通常消极。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申公豹与敖丙在山崖上袒露心声,触及主题的谈话,不符合“一无所有”的功能要求,应删除或调整位置。

此处应构建一个导致哪吒计划破碎的情节,如果要为哪吒构建“一无所有”,我们就应该为其设计一个足以击碎哪吒“A故事”的事件,那就势必要清楚,哪吒的“A故事”是什么?通过“情节点1”不难理解,哪吒的“A故事”需求为:斩妖除魔,改变世人对他的偏见。因此,哪吒的“一无所有”必定将使其无法达成斩妖除魔的目标,无法保护世人,世人对他的偏见更加加剧。影片中,此时的情节为:哪吒已经成魔,并试图杀死所有人,这一情节设置,达到了主人公计划破碎的功能效果。


但影片随后又设计了一个敖丙的“一无所有”情节,敖丙的身份被揭发,他此刻要做一个抉择:是保护龙族还是杀人灭口,两难之下决定活埋整个陈塘关,他和哪吒的友谊破碎,而活埋陈塘关也为故事带来了“死亡气息”。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申公豹不应在此处与敖丙谈论内心和主题,如要谈及,可合并至“灵魂黑夜”处进行处理:申公豹跟随哪吒来到森林,将山崖上跟敖丙说的话挪至这里,继续蛊惑和黑化哪吒,世人的偏见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12、灵魂黑夜


规则:黎明前的黑暗,深陷深渊,主人公面临无路可退的临界点,主角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揭露内心真正自我。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哪吒最终通过飞猪了解到换命符的真相,构成了揭露哪吒内心真正自我的效果,他被父亲感动,陷入自责和悔恨,哪吒面临无路可退的临界点。

13、情节点2


规则:主人公受到关键启发,出现解决方案。由于萌发了新主意,新灵感,迫使主角只能以新的行为方式来追逐自己的主要目标,主人公选择战斗,再也没有回头路。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当知道申公豹与敖丙要将陈塘关百姓活埋后,哪吒建立了拯救陈塘关百姓的需求。这一需求已经不再是为了改变世人对他的偏见而建立的,是哪吒真正要救父母和百姓的内心所决定的,这一决定迫使哪吒以新的行为方式来追逐自己的目标,善恶由自己决定,而非由灵珠或魔丸决定,主人公选择战斗,再也没有回头路。


由于第一幕严重超时18分钟,虽然第二幕比理论时间减少了10分钟,但仍然使得第二幕结束时间超时8分钟,主要问题在于第一幕的修改,如果第二幕能够控制好“游戏时间”的话,二、三幕的节奏可以调整的更好一些,总体上第二幕的节奏较为明快,不像第一幕那样冗长。

第三幕 结局

14—17.危机


规则:修复关系,展现成长完毕的新自我,为后来的必需场景理清思路和重整旗鼓。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哪吒的“执行计划”事件是:解决陈塘关即将被活埋的危机。在与敖丙对决的过程中,哪吒与敖丙修复了关系,他告诉敖丙:“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这些话启发了敖丙,也展现了哪吒成长完毕的新自我,但随后哪吒依然认命,面对天劫咒,他坦然接受天命,不再反抗的行为,与之前展现的成长完毕的新自我形成矛盾,哪吒到底觉醒了吗?让人困惑。


“高塔意外”处,天劫咒降临,哪吒即将失去性命,故事的“一无所有”似乎再次上演。这一“高塔意外”事件的设计是否正确,需要明确影片的“A故事”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影片的A故事为:降妖除魔,改变世人的偏见,情节点1、2均统一在这个需求上,但这个困境在“执行计划”处就解决了,“高塔意外”则是面对天劫咒的宿命,这就说明,情节点1建立的“A故事”目标和总需求是不一致的,这种情况与电影《玩具总动员4》以及《火箭男孩》的情况相同,只有找到与“A故事”相重合,相统一的总需求,才能有效的设计影片的“高塔意外”事件。通过全片分析,不难看出,与“A故事”一致的总需求应该是:不认命。哪吒正是基于不认命的总需求,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妖怪,才构建了降妖除魔,改变世人偏见的“A故事目标”,而“高塔意外”处,哪吒也正是基于不认命的总需求,才最终顽强的与宿命——天劫咒对抗。但是天劫咒不能变成哪吒的个人困境,只有将天劫咒与陈塘关百姓安危联系起来,“高塔意外”才能再次作用在“A故事”需求上,使得“降妖除魔,拯救世人”的目标此刻再次破碎,且天劫咒无法战胜,哪吒此刻既要与自己的命运对抗,又要拯救百姓。他宁愿牺牲性命也要阻止这一切,人物再一次陷入“一无所有”。


紧接着,准备接受命运的哪吒,因为敖丙的出现,而进入“深入挖掘”,敖丙甘愿与哪吒一起抗争,激起了哪吒的斗志,二人牵手,幻化出混元珠的能力。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明确哪吒的觉醒点,才能设计出与人物改变相一致的情节和动作,不至于使人物的改变变成跳跃式或往返式。哪吒属于“男性英雄之旅”,因此他势必在第三幕觉醒,其觉醒位置有三种选择:或者在“情节点2”处,或者在“深入挖掘”处,也可以在“高潮”处。

修改方案1:如果保留哪吒在“执行计划”处告诉敖丙的话:“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那么就意味着哪吒在“情节点2”处已经觉醒,这样就必须修改哪吒面对天劫咒坦然接受天命,不再反抗的行为,修改为不认命,主动对抗天劫咒的行为动作;

修改方案2:也可以让哪吒在“深入挖掘”处觉醒,这样就不能让哪吒说出做自己的台词,而应该变成敖丙启发了哪吒,但哪吒依然在“执行计划”部分坦然接受天命,直到深入挖掘处,敖丙的行为使得哪吒觉醒。

18、高潮


规则:主角与对手一对一对决,反派交代动机及真实身份(如果之前隐藏的话)。主角或成功或失败。人物定型,创造新世界,问题被解决。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哪吒,敖丙合体后对抗命运的不公和偏见,最后他们用尽所有力气与天劫咒对抗,爆炸的时候,太乙真人用莲珠将二人包裹了起来。这一事件虽然解决了天劫咒的问题,但并不是一个主角哪吒与对手一对一对决的事件,并且是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完成的,主角失去了主动性,削弱了主角的人物孤光。

【剧本医生】修改建议

该节拍点的设计,不能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路来进行处理,人物永远是故事的根本,因此即便有灵珠合体的情节,在高潮处都要想办法让主角独自与对手一对一对抗,即便不能由主角单独解决,主角也要在最后关头,展示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例如电影《忍者神龟:变种时代》,主人公女记者奥尼尔如何战胜四只神龟都无法打败的对手呢?显然不能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奥尼尔突然产生神力,因此始终是四只龟和奥尼尔一起与对手对抗,但注意,最后解决问题的人一定是女记者奥尼尔,是她找到方法,并依靠神龟的帮助,由她最后一脚踢在强大的对手身上,对手坠亡。

图源:《忍者神龟:变种时代》

这与《哪吒》此处的情况极为相似,强大的天劫咒的确需要敖丙和太乙真人的合作才能战胜,但他们的出现顺序需要做出修改和调整,不要将解决问题的重点落在太乙真人身上,要尽可能激发主角的主动性以解决问题。

19、结局


规则:两个世界的“综合”,从过去和此次经历,主人公找到了第三条路。主角与情感线人物的B故事闭合。将松散的结局绑定在一起,展现主人公的新生活,与之前的状态形成对比,也要交代配角成长的结果。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最后哪吒与敖丙肉身已毁,但魂魄被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保了下来。哪吒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消除了人们的偏见,就此两个世界得以“综合”,哪吒找到了第三条路,从一开始饱受人们的偏见,最终得到了陈塘关百姓的尊重,这即为哪吒的新生活,与开端的状态形成对比。

但是配角申公豹莫名其妙的消失,没有得到完整交代。

20.终场画面


规则:找到一个方法来形象的表达主题,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某句精炼的台词,这里就是告诉所有观众电影真实意图的地方。

情节的【功能性】分析

影片没有“终场画面”,但“终场画面”再次展示电影真实意图的功能,则与结局重合,并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再次表达出影片的主题: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这便是电影的真实意图,影片并没有丢失这一功能。

特别提示:每个节拍点都应该至少由一个独立的事件构成,这样,不同的节拍点才会形成叙事的节奏,节拍点不能与其他节拍点重合在一个事件之中,但是其功能可以与相邻节拍点重合。另外“终场画面”不等于彩蛋,不能将节拍点功能挪至彩蛋完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编剧工厂来源/编剧帮(ID:bianjubang)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_CXH4Vhj_t9y4K8LXFLZoA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www.6pian.cn/news/6440.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分享编剧、导演干货、行业热点。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