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制片人必读:科幻电影的运作之道

2017-11-24 14:58 发布

幕后 | 导演制片

多年来,我们的观众一直喜欢好莱坞大片,从票房看高度忠诚。尤其是科幻电影、魔幻电影都比较受欢迎,每年我们都期待着好莱坞的更多视觉盛宴。我们是否该思考为什么我们在这样的市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赢得票房的秘诀在哪里?

115.jpg

科幻电影,大部分从业者认为,中国的技术相差甚远,有人告诉我,从技术上讲,我们少相差20年,有人说中国缺乏创造力,这样的电影投资也难。但从数据上看,市场空间如此之大?

我相信我们的很多制片人都考虑过了。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准确分析市场,有必要研究好莱坞电影的成功规律,相互借鉴。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中国科幻电影和魔幻电影市场的切入点。

2014年8月某数据发表文章说中国电影未来的突破口在科幻片领域,这与我的分析不谋而合,但是并没有公布数据加以证明这点。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为什么科幻片是突破口,中国该怎么去推动这个市场,我觉得应该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个人分析。

开放科幻类型项目

首先要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及事物规律

要开发好这个类型的项目,我觉得先要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及事物规律,毕竟电影是需要观众掏腰包买票的,了解了原理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做,仅靠凭空想象,想当然的自我感觉,那只是碰运气的做法。经过一些数据的计算和比对我发现其实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首先以好莱坞投资排行的电影及其全球票房来分析,重要的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去分析:

科幻片票房平均收益率达到240.30%;魔幻票房收益率242.21%,动画电影票房收益率218.76%。这只是从投资角度分析,因为谁都知道投资越大风险越大,敢去把这么大的赌注压在这上面,可见投资方对自己多么有信心,而且他们确实很成功,可想而知观众的喜好他们是多么了解。

下面我又从全球历史票房排行的角度分析了一下:

从片比与收入看,科幻、魔幻、动画三项占比差不多86%,如此之大。紧接着我还做了国内、国外很多种对比,结果数据显示都差不太多。

人们为什么对超现实题材的热衷?

为了了解人们为什么对超现实题材的热衷,通过数据我又查看了一些资料(包括心理学方面的资料),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结论。

 

一、好莱坞满足了全球愿意买单的人

点就是:我们明确了全球喜欢科幻、魔幻、动画这三类超现实题材电影的人数多,因为有人买单才会有人投入和收入,显然好莱坞满足了全球愿意买单的人,为了再明显一点的让大家看到结论,大家看看2014年全球票房前十名的名单:

TOP 1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

TOP 2 X战警:逆转未来

TOP 3 沉睡魔咒

TOP 4 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

TOP 5 超凡蜘蛛侠2

TOP 6 哥斯拉(Godzilla )

TOP 7 里约大冒险2(Rio 2)

TOP 8 乐高大电影

TOP 9 驯龙高手2

TOP 10 猩球崛起:黎明之战

6部科幻、3部动画、1部魔幻,这就是市场给出的结论。

 

二、童心未泯

第二点是:童心未泯。每个人都有童年,会有自己喜欢的童话、卡通、漫画等,世界充满了想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童心也没有消失,也提升成对世界和未来的幻想和期待。随着长大忙着生活,却没有时间去幻想那些虚幻的东西,这一次是电影给了你一点闲暇时间来满足这些升级的童心,所以这才是人类心灵的需要。这些在排行榜中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其中三部动画电影就能说明问题。

 

三、心理补偿

第三点就是:心理学角度大概叫心理补偿。大家从好莱坞电影中看到多、印象深的大多是超级英雄人物,然后是外星探索、空间理论、科学事件等等,从排行来看,正义的人物类形象就占了大概一半左右,蝙蝠侠、复仇者联盟、阿凡达等等。

 

虽然这些都是漫画人物或是想象出来的虚拟人物,但是他们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内心的希望,甚是渴望,因为向往的是无法实现的东西,在观影过程中人脑通过视听神经与影片中的信息产生了链接,大脑在对外界注意的区域及想像等自省式思考区域间不断切换,我们的感觉器官都会被调动起来,大脑活动区域在不断的区分优先次序,做出决策和对体验赋予感情色彩,将观影者的情绪一步步推向高潮。

由于科幻、魔幻及动画影片本身超出了人类的常态的思维模式,所以在视听的真实感与大脑系统的非常态思维的作用下,从而在人们想像的世界里得到了一点非常态的补偿,形成了内心的满足感。而且时间距离越是接近他们越容易加强真实感。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用历史排行做了故事背景时代的对比:

《雷神》为什么来到现代社会,并加入《复仇者联盟》里了,观众从心理上需要一种接近真实的期待感,就像有些人相信未来一定是这样或那样,就像很多人相信特异功能一样,是他们也许有机会看到或触碰到的,虽然只是“也许”,但这已经足够了,就像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理论都是从想象中得来,这其实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内心需求的外部表现。所以电影市场也是一样,要制作出观众需求的产品就能赢得市场的肯定。

 

四、对超现实内容的偏爱

第四点:从古今人们都对超现实内容的偏爱,大家知道古代没有科幻一说,只有神话、奇幻之类的,这都是超现实的代表。但需求原理其实一样。我们来看看历史,原来他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

看看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就不用说了《水浒传》开篇就是108将的神奇来历;《三国演义》就更是了,除了神奇甚也带着科幻色彩,我们现代人都没有搞明白的木牛流马之类发明,在当时就是超前科技的代表;连《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都写出了那么神奇幻想。

除此之外《封神榜》也可以说是一个古代超级英雄联盟,相比之下我们还没有我们的古人想像力丰富。全球经典中一样也是一样,古人经典中尚且如此,所有说这是人类的需求也不为过。

如何实操运用?

知道了需求与事物原理,那我们要如何实操运用呢?

当然是把科学的分析结合到我们的创意里开始,剧本创意永远是位的,好创意加上市场分析结果,整理成精彩的故事线。

从电影商业运作的角度去运用以上分析很重要,因为这是能带来直接收益的真实需求。

欠缺准确的市场数据分析的例子

为了让大家清晰的了解运用分析结果,下面举例说明一下。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2014年全球票房前十的作品中,有6部是系列电影及翻拍,这也是商业电影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光线传媒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就在开发系列电影,《四大名捕》系列还加了点魔幻元素,片子好坏先不说,虽然说没亏本,但票房不是很理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1.根据数据统计,有一半以上的观众喜好看现代背景的故事,《四大名捕》不是,古装片收益只占市场的18%;

2.我计算了一下,动作片在中国票房上大概占16%左右,而且显示市场投入过盛,所以多亏了有撑场面,才能有此成绩;

3.人物过多,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个大忌,所以《魔戒》这样的片子很多公司不愿意投资,投资也不大,而且三部连拍,人家还是一部模糊时代背景的纯魔幻题材影片,魔幻题材占到市场收入的27%,此片战争场面气势宏大,而且他们的特效加分不少,本身特效片就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加上成熟的运作模式,《魔戒》票房29亿美元还都算是小钱,周边赚了将近60亿美元。而《四大名捕》又没有什么周边收入。

4.缺少把观众带入的真实感。相比之下,在观众的大脑中更愿意相信《魔戒》中的世界,这就是差别。

就这几点综合下来,《四大名捕》系列能赚到点钱也算是十分努力了。而相比另一部《冰封侠》纯属奇幻外衣下的穿越动作片而已,缺乏的是给观众的真实感与新意,虽然不少,但气势不在,动作场面还不如叶问来的真实痛快,所以票房也不尽人意。

这些都是欠缺准确的市场数据分析的例子,而且一味跟风的想当然式思维。相比之下还不如《重返20岁》的魔幻感觉来的有新意,再加上投资小、小魔幻背景、现代情景、女性视角、喜剧及爱情因素等,再加上演员的力量,虽然也有不的地方,但无论它是碰巧也好,精心打造也罢,根据数据分析的话,票房赚钱的几率本身也很大。

因加入科幻因素而大获成功的典型案例

还有一个因加入科幻因素而大获成功的典型案例,虽然它不是电影,但是很能说明市场需求,它风靡亚洲,甚连我们的领导也提及过,男主角来自外星球、拥有各种超能力、总能在女主角危难时及时出现,守护他的爱人,而且帅气、富有、稳重、可爱、知识渊博是个教授,剧本有着很强的逻辑性,爱情线与谋杀案线并进发展,男演员也因此备受无数观众青睐,一集某网站甚花巨资同步播出,网站也因此赚足了人气与广告费,我不说名字相信大家也猜到了,那就是《来自星星的你》这部电视剧。

而这部剧仅仅是在韩剧现代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加上了科幻的背景而已,就盖过了所有同时期的电视剧作品的点击率。如果把科幻元素从中拿掉,那这也就仅仅是众多韩式爱情片中的一部而已了。

此类市场需求虽大,我们的制片人却没有太多自己的实战经验可谈,只能根据市场反馈的数据分析加上创意去探索,才有可能得到终的收获。

技术与制度限制

以上分析旨在让想开发此类型市场的同行找到一些理论依据,和数据判断的一些方法,从而增加一些对市场的判断与信心,并能举一反三的去理解。从数据分析来看,好莱坞赢得全球市场一定也是通过数据分析得来的经验,再通过商业手法,让全世界的人都愿意为它买单。

但是想要深入了解和运用,我们就必须全方位的了解数据里的秘密。包括产业运营理念及衍生市场开发,只有先学会细心分析数据,看懂市场,才能谈到运营理念与产业架构,所以我们的制片人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其实细心一点的制片人都会从数据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可能有些人还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技术达不到、制度的限制等等。我个人觉得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其实中国有些技术已经成熟,目前也有不少国外优秀技术团队也已经进入到中国,而且合作方式多样,所以技术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

那么制度限制呢?我们的编剧首先应该熟悉我们的制度,可以在剧本阶段规避的问题就不要让费笔墨了,我看过很多此类题材的本子,看完相当的头痛,基本没几个能过审的,国内编剧应该先了解广电的要求,然后再动笔,不能总是闭门造车,然后怨天尤人,这样永远进步不了。

能在这些创作要求中写出符合观众的喜好,票房以及市场的,那么你就是的作家,中国应该什么事情都要积极面对,只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观众才会尊重你,追随你,市场才会欢迎你,这样的态度是迈向成功的步。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升温,中国电影业也要迈出一大步,追求中国电影界的梦想,我们都知道这个行业的潜力和诱惑,也就是说,艺术的吸金能力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从宏观看,中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5%,与美国约31%、日本约20%、韩国超过15%、欧洲平均10%~15%相比,我们迈大步前进也是必然趋势。从影视产业来看,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但对于全球来说我们的电影似乎还乳臭未干,除了想象力方面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制片人目光只是在票房上,虽然有很多人经常提及衍生品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真正运用和开发好这个市场。

我们仍然缺乏真正的战略制片人,缺乏理解和理解电影产业链的市场和科学运作的体系。目前,我们对产业链运作的思考和尝试仍在进行中,希望有更多的影视制片人可以与我们分享。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www.6pian.cn/news/1226.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