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当下国产剧成了“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

2021-12-20 11:00 发布

幕后 | 导演制片


面对泡沫幻灭的新剧,大家纷纷怀念起了早期的国产剧。为何早期国产剧会成为经典?如今的国产剧到底得了什么病?

作者丨重木


“虚爆”的幻觉:

国产剧为什么不值得看了?

这些年的国产剧,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视频网站的崛起,以及民众消费能力和娱乐意识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也恰恰是在这一看似喧哗的局面下,出现了感叹和批评当下国产剧质量江河日下的声音。这些意见,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我们对这些年的国产剧稍有了解便会发现,一次性消费品式的电视剧越来越多,而曾经让许多观众津津乐道或是愿意一看再看的电视剧几近销声匿迹。
导致这一现象的,除了与观众娱乐选择多、注意力分散有关,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国产剧本身质量的下降。
在诸多视频网站中,虽然每年都会出现一两部话题度十足的“爆款”剧,尤其是自2016年以《上瘾》为模板的耽美剧,以及在此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耽改剧,使每年的夏日爆款成为每年国产剧的高光时刻。但此类剧大受欢迎,是多种外力促成的结果,如一部耽美小说自身所带巨大的读者基础,资本和市场在耽美文化中看到的盈利潜质,以及女性消费群体意识和品味在传统消费结构中的增强等。在过去几年,耽改剧成为国产剧获得流量与收益最多、话题性和关注度最大的剧种。
《风起洛阳》剧照
随着“清朗”活动以及对耽改剧的限制,这一剧种在近期迅速进入寒冬期;留下的空档虽被其他类型剧占据,却几乎再难引起相似的热议。即使是近期颇受好评的《爱很美味》与《风起洛阳》,引发的关注也十分有限。
一方面,自带爆款体质的耽改剧本身就是特例;另一方面,国产剧面临的激烈竞争,不仅有强势的国外剧,如英剧美剧、日韩等剧,还有早期国产剧所达到的水准。
2021年播出的《山海情》,受到颇多好评,让许多观众从它身上再次想起国产剧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的许多经典与辉煌,如2001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分享着相似的做剧思想,即展现一段特定历史之间的众生相,并希望能够由此临摹出一个时代的截面图。也恰恰是在《山海情》中,人们再次看到国产剧曾经所能达到的深度,是一种大江大海的宏阔气势,而不仅仅是弥漫在各大视频网站中的小情小爱以及那些小小的世界。
在这里,我们并非为了贬低后者,而是希望指出,当它们成为当下被反复制作和生产的“主流剧”时,当它们渐渐开始成为窠臼、走入死胡同而禁锢国产剧时,新一代电视剧制作人和观众似乎都忘了,这并非国产剧仅有的天地和局面。

《山海情》


“载道”与野心:
早期国产剧为什么会成“经典”?

中国当代国产剧的兴盛,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伴随着人们思想的活跃以及对于新未来的想象和期盼,使得电视剧成为他们总结过去、展现当下和想象未来的最佳工具。

因此,在八九十年代便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电视剧蓬勃时期,无论是四大名著的改编与拍摄,还是诸如《雍正王朝》的播出,都成为当时主流讨论中的重要参与者。就如戴锦华在其研究90年代大众文化的专著《隐形书写》中所指出的,恰恰是影视剧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参与公共讨论和表达自我思想的重要空间,尤其是许多电视剧本身的意识形态成为塑造当时新的有关性别、家庭、婚姻、社会和政治话语的重要资源。
即使此后戴锦华再次谈起拍摄于1999年的《雍正王朝》时,她依旧强调这部剧在当时该如何看待统治者的问题上出现了差异于80年代的批判话语,而其所体现的对权力的体认和理解,渐渐成为之后新世纪主流思想中一条无法忽视的隐线。
正是呼应时代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与转折,崛起的国产剧几乎从一开始就为自己谋取了一个严肃的身份,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文以载道”的工具。因此,新世纪初的几部经典之作(除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如《大宅门》与《走向共和》),都自然地承担起重写近代史的重任,希望以电视剧的形式展现近代中国的变迁与遭遇的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有着宏大叙事的电视剧中,导演和编剧们也借此展现或表达着自身对于历史或相关人物的看法与臧否,且很多时候并非如我们在主流历史教科书中所得到的规定性答案。也正因此,这些充满争议的电视剧才会引起人们真正的讨论,而非仅仅一些流言碎语。
世纪初,这些往往出自男性知识分子之手的电视剧,几乎是自然地承担起或者说展现着这些责任,而让国产剧在此时自重且严肃。即使是这一时期颇为特例的李少红所导演的如《大明宫词》或《橘子红了》,也在追求影视审美和艺术性之下包含着对于历史的私人理解和重现。并且,由于电视剧的普及性以及通俗性,往往使得它们能够成为最好的宣传工具,而当时电视剧制作人们对电视剧可能性与多元性的探索,是国产剧走向辉煌的主要原因。尤其当2007年《大明王朝1566》火爆海内外时,国产剧为自身所赋予的角色以及其可能达到的高度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如今,每当人们哀叹当下国产剧日渐堕落的时候,便会重提《大明王朝》这部剧的原因。

《大明王朝1566》


欲望与消费:
 互联网如何影响了国产剧的质量?
或许,也正是这部由张黎导演、刘和平编剧以及一众戏骨所创造的《大明王朝》的辉煌,导致其后所有的国产剧都必然要为其投下的阴影所笼罩。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各类视频网站走向兴盛(乐视诞生于2004年,土豆视频诞生于2005年,优酷诞生于2006年、2010年爱奇艺上线、2011年腾讯视频上线),传统在各大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也开始同时出现在各类视频网站中。
伴随着观看设备的变化,传统观众观看电视剧的习惯也随之改变。传统一日将尽时在晚上八点左右播出的电视剧,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ipad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观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电视剧的故事类型以及叙述模式。
移动设备的普及,也意味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必然使国产剧的受众结构出现变化。无论是《雍正王朝》还是其后的《亮剑》,他们的主要受众都是成人群体,再加上当时受制于播放平台的限制,而使得很多剧本身被看作是“为成人——且往往是男性——制作”,但伴随着互联网一代的崛起,新用户的审美和品味开始影响国产剧的制作和内容。因此,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期,我们便会发现国产剧的内容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便是2011年三部宫廷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与《后宫·甄嬛传》)

《雍正王朝》剧照

在这其中,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新特征:首先是此类宫廷剧的出现暗示着受众群体的变化,趋于年轻以及女性观众明显崛起;再者是电视剧开始与诸多网络小说,尤其是引起关注的类型作品进行合作(其实这一特征自始至终都存在于电视剧制作中,如《雍正王朝》以及其后的《康熙王朝》等都改编自当时大火的作家二月河的同名小说),而后者成为了各类“流量剧”和爆款剧的重要来源;最后,便是传统占据国产剧主流的“正剧”被各种类型剧取代(在此之前,类型剧已经出现,如2005年引起风靡的《仙剑奇侠传》以及自世纪初就已经风靡的琼瑶剧),最先引起注意的便是宫斗剧(在很大程度上,它也受到此类型港剧的影响,如2006年在大陆播出的《金枝欲孽》)
或许正是因为视频网站的兴盛、观看影视剧设备的更新、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细化,以及国产剧自身内容生产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导致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国产剧出现了新的特点。然而,它在许多人看来正是国产剧衰落的标志。
不过,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便会发现,正是在这一新的背景下,国产剧也出现了某种“新生”,尤其是类型剧的丰富。并且,在之前的基础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再加上拍摄设备以及制作技术和后期的进步,许多剧在服道化等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十年之后,当许多观众再次回忆起2011年的《甄嬛传》时,依旧对其赞不绝口,这其中当然不能忽视“今不如昔”感慨所带来的玫瑰色怀旧。即使在2011年宫斗剧的大兴之年,《甄嬛传》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此类宫斗剧的基本模式与套路的奠基者,是其中的典型之作。

《甄嬛传》

在人们其后对宫斗剧的批评中,除了对其所体现的性别观念或权力意识的保守不满之外,也隐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性别偏见,即因为宫斗剧常被看作为女性观众的意淫产物,而往往被当做一种消遣的、难登大雅之堂且不会有什么严肃和深刻思想的消费品。
相比于讲述着男人们在朝堂之上的为国为民,女人们在后宫的勾心斗角则大都被一连串刻板印象和污名掩盖过去,而无法进入严肃的讨论。
恰恰是这一套评价体系,使得人们感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国产剧的“堕落”。因为在许多人看来,从《雍正王朝》到《甄嬛传》,是国产剧思想深度的衰退,但问题其实并非这么简单。
如毛尖在其演讲《都是套路》中所说的,所有的套路发明者都是伟大的,而其后对套路的反复生产和模仿必然会耗尽套路一开始给观众带来的惊喜和新意而成为陈词滥调。这正是2010年之后网络与视频网站时代电视剧的最主要特征,即对类型套路的涸泽而渔。
导致这一问题的背后与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传统制作电视剧的主体开始向各大视频公司和网站转移,或更准确地说是当下许多电视剧都与各大视频公司和网站进行合作,后者会根据数据调查观众和用户们的喜好,来购买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进行播放和推广。视频网站首先关注的是用户的观影喜好,然后根据其需求进行挑选和制作,由此传统电视剧的“制作-销售-播放”模式被颠倒,重要的不再是电视剧的制作者,而是那些观看剧的观众们的审美和品味。
在这一新模式下,各大视频公司以及电视剧制作方为了获得最大的流量和关注度、对某一季度或时期的受欢迎剧种进行调查,再根据对用户喜好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构建出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电视剧制作与内容生产模式。
这一措施之下,对受欢迎剧种和故事的模仿自然便会出现,于是我们便会在《甄嬛传》之后看到宫斗剧的井喷;在大女主剧后,各类大女主剧的出现;以及在诸如穿越、仙侠、盗墓以及探案推理剧的大火后,各个影视公司和视频网站的蜂拥而上,其中当然也包括耽改剧在这几年里的风生水起。

《长安十二时辰》

这些模仿套路的国产剧,所追求的主要是流量和利润,因此在剧的内容和质量上往往十分随意,再加上套路被反复研究、重组和再现,导致观众们不厌其烦,最后必然引起反弹效果。于是,新的、能够破解传统套路或是另有新意的作品成为新的需求。如《琅琊榜》、《隐秘的角落》和《长安十二时辰》这类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便为满是套路的国产剧中增添一些活水。
相比于《走向共和》或是《大明王朝》这样精雕细琢的剧,当下的九成国产剧都因为追求及时的流量和利润回报而无法慢工出细活。
《法制日报》曾报道当下90%国产剧的收视率都存在造假问题,并且各类专业的造假机构在影视机构和数据公司的共同合谋下日益壮大。在一部剧的收益中,有一大部分的利润被用来购买收视率,因为在互联网这个五光十色的欲望和消费之地,如何能够快速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以及让他为此停留片刻,渐渐成为当下许多影视剧主要考虑的问题。
电视剧本身所应该具有的艺术性,或国产剧曾经努力建构的角色承担,也早已经在这样的消费洪流中被淹没。

《琅琊榜》


套路与保守:
国产剧成了“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
如果说早期的国产剧为自身赋予了“载道”的崇高目的,那么21世纪第二个十年消费和娱乐时代的国产剧则早已经解构或遗忘了这些崇高目的,转向了一种更加日常的、模式化且短暂的消费品。
一大部分国产剧受众群体的变化,使得为年轻人制作的电视剧成为主流,因此反映现代都市生活或是各种古代、幻想、仙侠或是爱情的剧层出不穷。或许是为了讨好观众,或许是为了减轻此类观众的观剧“难度”,这些剧的低幼化趋势日渐严重。其所产生的结果之一,便是对各种陈词滥调和刻板印象的再生产。
尤其在各类爱情剧的重灾区,传统中关于性别、两性气质以及婚姻、亲子关系、家庭和工作的腐朽意识无孔不入。那些宣称为“女性题材”的剧,最终宣扬着最保守的性别观念(男性作为拯救者的形象屡见不鲜);在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里,庸俗更是层出不穷(“再成功的女性,最后如果没有一个爱自己的男人或是成功的家庭都是失败的”)。或也正因如此,最近陈正道的《爱很美味》才会受到许多观众的喜欢。在剧中,编剧借夏梦之口对当下各种剧于套路模式进行了吐槽;弹幕上与其心心相惜的评论,也恰恰说明了当下国产剧内容的闭塞和肤浅。
毛尖在《都是套路》中批评了当下国产剧中重新发掘的糟粕,如各种根据阶级、社会地位、颜值、金钱和嫡出庶出来划分角色的品性、道德与成功的可能。相比于许多国产剧曾经敢于批判主流意识形态或是提倡新思想,当下的国产剧在市场、消费和权力的多方挤压以及自身的束手就擒中变成“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毛尖语)。尤其是对市场和消费多样性可能为国产剧带来的多元以及新的类型的期待,最终都在各种力量的禁止与审查下半路夭折。
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中,留下的似乎就是一片惨淡的繁盛景象:打开各大视频网站主页,都是最新的剧集,但看着都似曾相识、或者几乎不必点开就知道故事讲了什么。
国产剧观众的大面积流失也就可以理解,毕竟在一个选择丰富的现代市场中,如果有健康又好吃的东西,谁还会选择去吃那些坏掉烂掉的东西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BPYRZTwOzr1dTJiVL5l0w

作者:重木

编辑:萧轶

文章来源:风声OPINION(ID:ifengopinion)

题图来自:《雍正王朝》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www.6pian.cn/news/10501.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影视行业一手快讯、观察整合,给你新鲜好看。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